近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》,信息化發展對老百姓生活將產生哪些影響?有哪些實惠?記者為此梳理解讀出8個民生看點。 【看點1】廣泛覆蓋:分類推進農村網絡覆蓋 《綱要》:科學靈活選擇接入技術,分類推進農村網絡覆蓋。發達地區優先推進光纖到村。邊遠地區、林牧區、海島等區域根據條件采用移動蜂窩、衛星通信等多種方式實現覆蓋。 解讀:據工信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通知顯示,全國將在2020年實現98%行政村通寬帶、農村寬帶接入能力超過12Mbps等“寬帶中國”戰略目標。 【看點2】政務便民:推進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,完善“一號申請、一窗受理、一網通辦”服務模式 《綱要》:持續深化電子政務應用,著力解決信息碎片化、應用條塊化、服務割裂化等問題,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。 解讀: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李樸民指出,開展“互聯網+”政務服務,構建一體化公共服務體系是推進“放、管、服”改革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措施。到2016年底,全國將在80個試點城市基本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的“一號申請、一窗受理、一網通辦”服務模式,實現政務隨時隨地觸手可及。 【看點3】降低資費:為社會困難群體運用網絡創造條件 《綱要》: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,建立支持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寬帶網絡發展長效機制,推進網絡提速降費,為社會困難群體運用網絡創造條件。 解讀:“我國將進一步加快實施網絡強國和寬帶中國戰略,繼續大力推進提速降費,大幅提高網絡訪問速率,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、用得起、用得好的信息服務。”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張峰說。 【看點4】5G應用:讓生活更快、更好、更便捷 《綱要》:積極開展第五代移動通信(5G)技術的研發、標準和產業化布局。 解讀:“為支撐5G技術研發和國際標準化,我國已于今年初全面啟動了5G技術研發試驗。”張峰表示,5G網絡具有速度快、低時延、萬物互聯的特點。例如,5G的速度是4G的10到100倍,峰值速度可達10G/s,在5G條件下,下載一部10G的電影只需要幾秒鐘。 【看點5】信息保護:依法保護個人隱私、企業商業秘密,確保國家安全 《綱要》:加強采集管理和標準制定,提高信息資源準確性、可靠性和可用性。依法保護個人隱私、企業商業秘密,確保國家安全。 解讀:全國人大代表、知名律師秦希燕表示,通過法制和信息化技術的手段,進一步加強信息保護,既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需要,也是彰顯人權理念的需要。 【看點6】扶貧攻堅:構建網絡扶貧信息服務體系 《綱要》:實施網絡扶貧行動計劃。構建網絡扶貧信息服務體系,加快貧困地區互聯網建設步伐,擴大光纖網、寬帶網有效覆蓋。 解讀:“通過網絡扶貧能讓更多人用上互聯網,讓更多農副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向市場,讓更多偏遠地區的孩子接受到優質教育。”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信息化發展局局長徐愈表示。 【看點7】生態環境:構建基于信息化的新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《綱要》:要著力破解資源約束趨緊、環境污染嚴重、生態系統退化問題,構建基于信息化的新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,加快建設天藍、地綠、水凈的美麗中國。 解讀:國家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寧家駿說,構建基于信息化的新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,需要借助“互聯網+”的力量,在信息化推廣和科技創新上下功夫。 【看點8】教育資源:縮小區域、城鄉、校際差距 《綱要》:完善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,推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和均衡配置,建立適應教育模式變革的網絡學習空間。 解讀:寧家駿認為,在“互聯網+”時代,通過教育信息化建設,可以突破地理阻隔與空間障礙,逐步縮小區域、城鄉數字差距,把優秀的教育資源送到農村去。(新華社)
|